Category Archives: Hello World

Hello World

Xcode对编译node.js扩展的影响

mac系统下,使用node-gyp编译node.js扩展,总共两步:

1
2
	node-gyp configure
	node-gyp build

悲催的是,两步居然都出了问题
第一步碰上的问题是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	gyp info spawn args   'build',
	gyp info spawn args   '-Goutput_dir=.' ]
	xcode-select: Error: No Xcode is selected. Use xcode-select -switch <path-to-xcode>, or see the xcode-select manpage (man xcode-select) for further information.
 
	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  	  File "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/node-gyp/gyp/gyp", line 18, in <module>
    	sys.exit(gyp.main(sys.argv[1:]))
		//..................
	Exception: Error 2 running xcode-select
	gyp ERR! configure error 
	gyp ERR! stack Error: `gyp` failed with exit code: 1
	gyp ERR! stack     at ChildProcess.onCpExit (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/node-gyp/lib/configure.js:420:16)
	gyp ERR! stack     at ChildProcess.EventEmitter.emit (events.js:91:17)
	gyp ERR! stack     at Process._handle.onexit (child_process.js:678:10)
	gyp ERR! System Darwin 12.2.0
	gyp ERR! command "node" "/usr/local/bin/node-gyp" "configure"
	gyp ERR! cwd /JKL/MyWorld/node/c_m/helloWorld
	gyp ERR! node -v v0.8.9
	gyp ERR! node-gyp -v v0.8.3
	gyp ERR! not ok 
	xcode-select: Error: No Xcode is selected. Use xcode-select -switch <path-to-xcode>, or see the xcode-select manpage (man xcode-select) for further information.

第一反应是,node.js和Xcode有毛关系,google“path-to-xcode”,发现还真是有问题:我的系统曾经装过早期版本的xcode,是默认装在developer系统下,但是最新版本的xcode是在Applications目录里,虽然这对xcode没影响(至少我没发现),但是看起来是对里面的c++模块有影响,具体啥情况,我也不晓得~~只要知道解决方案就可以了:
重新设置xcode-select指到你的Xcode.app

1
	sudo xcode-select -switch /Applications/Xcode.app/

设置了xcode-select以后,“node-gyp configure”通过,但是“node-gyp build”再次出现问题:

1
2
3
4
5
6
7
8
	gyp info it worked if it ends with ok
	gyp info using node-gyp@0.8.3
	gyp info using node@0.8.9 | darwin | x64
	gyp ERR! build error 
	gyp ERR! stack Error: not found: make
	gyp ERR! stack     at F (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/node-gyp/node_modules/which/which.js:43:28)
	//..........
	gyp ERR! not ok

对configure/make这种玩意本来就不熟,于是有迷茫了一阵,继续google,发现据说是缺少GCC(GNU Compiler Collection,GNU编译器集合),还是需要通过Xcode解决:
打开Xcode -> Preferences -> Downloads -> Command Line Tools -> install -> Reboot
下载这个100多M的东西,用了些时间,然后再次“node-gyp build”
~~~ok

Hello World

玩死浏览器的n种方法 (1)—-动态dom集合导致的无限循环

来看看这段简单的dom操作,clone子节点操作代码:将div内的子节点挨个clone一次,然后再插入这个div内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<body>
<a href="javascript:void(0);" id="start">start</a>
<div id="test">
  <div>t1</div>
  <div>t2</div>
</div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window.onload = function(){
 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start').onclick = function(){
	var div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est'),
	  childs = div.getElementsByTagName('div');
	for(var i = 0; i < childs.length; i++){
	  var d = childs[i].cloneNode(true);
	  div.appendChild(d);
	}
  };
};
</script>
</body>

试着执行一下,你会发现,浏览器卡死了 🙁
为什么哪?
因为通过getElementsByTagName取得的节点集合childs是动态的,当继续往父节点div内添加子节点时,也同时将这些节点添加到了childs的里面~~所以循环变成了无限的
对于这个例子,你可以在循环前将将childs.length保存到一个变量里面,然后在循环时,将i与这个变量比较
当然,这样并非真的解决了问题,比如你如果是要通过insertBefore插入节点,即插入的节点不是在已有的节点后面,上面虽然不会死循环,但循环仍然会乱掉,原因很简单:childs是动态的
正切的做法是重新定义一个childs数组,让后将原来的DOM对象childs里的节点,放到js数组childs里面,这时的childs就不再是动态的了

Hello World

请求状态的浏览器关闭后,服务器的响应会继续吗?

相信许多人和我都有相同的习惯:浏览完网页的时候,如果页面响应非常慢,除非特别关心,否则会立即“咔嚓”关掉这个页面。
作为一个web开发者,一直以为浏览器关闭后,服务器脚本(php)自然也会立即停止,然而,今天做了一个测试:

1
2
3
4
5
6
7
8
<?php 
$fp = fopen('/usr/local/logs/test.log', 'a');
for($i = 0; $i &lt; 100; $i++){
	fwrite($fp, "----------$i\n");
	sleep(1);
}
fclose($fp);
?>

把这个脚本放到apache,tail -f test.log,同时tail apache的access日志,用浏览器访问,然后关闭或者停止浏览器,你会发现test.log日志仍然在跑,直到脚本内的循环走完,然后apache的access日志会跳出一条状态为200的日志~~~和正常访问一样

Hello World 业界杂谈

巧用setTimeout提高UI响应速度

关于javascript的性能问题,争议最多的就是它的单线程:UI渲染与更新数据跑在一个线程里,如果碰上比较耗时的数据运算或者DOM操作,UI就会很卡,特别是对IE6、7这些古董级的东西,这个问题会特别明显。
这里不想分辨单线程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,只想所说如何通过setTimeout规避这种问题。
比如本博客上面红色的导航条(嘿嘿,换了皮肤,这个还没加),当滚动条向下滚动时,通过修改css的position值,菜单条会变成悬浮在页面顶端的,在页面滚动过程中,js会不断检查当前滚动条的位置,直到导航条回到初始位置时,再将其定位回该位置。
由于要不停的访问DOM,取得滚动条的高度,这段代码在IE6、IE7里是很卡的,以至于刚开始的时候,我在这段逻辑的开头加了浏览器类型的判断,如果是IE,干脆不再执行这段代码~~~直到加入了下面这段优化以后

1
2
3
4
5
6
7
8
var scroolTime = null;
$(window).bind('scroll.top', function(){
  scroolTime &amp;&amp; clearTimeout(scroolTime);
  scroolTime = setTimeout(scroolFun, 0);
});
var scroolFun = function(){
  //.....检查页面高度、设置菜单条css的逻辑
}

上面这段代码的核心就是“setTimeout(xxxx, 0);”,咋一看,定时为0不是等于没定时嘛,其实不然,即使定位为0,setTimeout也不会立即执行定时的function,而是在当前线程空闲时才会执行,也就是说,     随着滚动条的滚动,js逻辑会等喜面的代码跑完,且ui渲染完了以后再去调用     scroolFun。而“clearTimeout(scroolTime)”会保证定时队列里只有一个待执行的scroolFun

再比如,以前做的的一个需求,在js内上有一个几十到上千条的数组,数组内保存的通讯录的实体,页面上要求可以对通讯录做搜索。如果照正常的逻辑,需要将整个数组跑一遍循环,再将符合条件的结果集显示到页面上。特别是在做搜索的时候,需要支持随着用户输入的时时搜索,这种情况下,如果数组长度过千,即便是chrome这样的高端浏览器,页面操作仍然不回很流畅。
这是又到了setTimeout派上用场的时候了:每次对数组搜索时,只搜索10到100条不等的一段,搜索完这一段即将满足条件的结果显示到页面上,然后setTimeout(‘分段搜索function(start, length)’, 0),等待线程空闲以后,再继续搜索下一段。
然后在用户修改搜索关键字时,记得要将上面的定时clearTimeout掉。
具体每次的搜索长度,可以根据浏览器不同来定义,不如IE6,每次只能搜索10条,而chrome每次搜索几百条。
—————-

Hello World 他山石 点点滴滴

你真的会用javascript吗?

偶然在csdn看到几个js的小题,考察的都是很基础的知识,拿来分享一下
1.

1
2
3
4
if (!("a" in window)) {
  var a = 1;
}
alert(a);

开始,我以为是1,后来试了下,结果是undefined,仔细看看,也对:js在执行是,会首先提取所有var的新变量,让后给其赋值undefined,并将其加入到当前的执行环境总,比如这里,程序还没执行,实际就有了window.a=undefined,所以“(“a” in window)==true”
2.

1
2
3
4
5
var a = 1;
var b = function a(x) {
  return x*x;
};
alert(a);

一直以为这种写法会报错,汗颜的是,前段时间去某家公司面试,还碰上了类似的题目,回来也没写写试试。
实际试了下,这里的alert仍然是1,这种写法,a只在function a的内部是function,但是如果在a内部调用a(x),会递归
3.

1
2
3
4
5
function a(x) {
    return x * 2;
}
var a;
alert(a);

呵呵,有了第一个题,这个就比较简单了,function
4.

1
2
3
4
5
function b(x, y, a) {
    arguments[2] = 10;
    alert(a);
}
b(1, 2, 3);

这个也简单,arguments[2]就是a的替身,a会被修改为10
5.

1
2
3
4
function a() {
    alert(this);
}
a.call(null);

这里考察的是call的使用,正常call的参数是什么,里面的this就是什么(我也是这么理解的),但是关于call还有一条说明:如果call的参数是null或者undefined,里面的this仍然是当前执行环境,即window
————-
参考:http://bbs.csdn.net/topics/390300541

Hello World 业界杂谈

eclipse设置空格代替tab

随着node.js的流行,js的书写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
node.js里异步编程的大量使用,回调越来越多,缩进也就越来越多,以前,习惯了tab/四个格的缩进,现在发现这种缩进方式对代码越多影响越来越大:缩进太多,内层的代码要靠拖动水平滚动条才能看到;另外,tab键在各个IDE里显示的空格个数是不同的,2~8个不等。
所以,就准备修改自己js的书写习惯:用两个空格代替tab。
但是,如果真的手敲空格又缺失太麻烦,还好大部分IDE都会提供使用空格代替tab的的功能,即敲tab后,实际产生的是另个空格。
下面介绍一下eclipse的设置方式,如下图,首先打开eclipse的“偏好设置”,找到图中所示的选项:

在Formatter找到“Active profile”,不要直接修改系统默认的profile,点下面的New,新建一个,然后打开,如下图所示:

在第一个选项卡里找到General settings -> tab policy,右侧的下拉改为“Spaces only”,下面的两个“size”都改成2,保存推出即可
———

Hello World

seajs入门

seajs是一个功能强大、使用简单的js包管理器,有了它,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js的模块化编程
下面简单介绍seajs的使用方法
比如有index.html,加入如下代码即可引入seajs及相关的配置:

<script src="assets/js/sea.js"></script>
<script>
  seajs.config({
    alias: {
      // 指定使用的 jQuery 版本 注意:这里的jauery是经过seajs包装的
      'jquery': 'jquery-1.8.0' 
    }
  })
  // 加载入口模块,main.js
  seajs.use('./assets/js/main')
</script>

在main.js内:

  define(function(require){
    var SS = require('./ss');
    var s = new SS();
    s.fun1(); //"fun1"
  });

上面通过require引入了一个叫做ss的模块,如下:ss.js

define(function(require, exports, module){
  //引入jquery模块
  var $ = require('jquery');
  //对外输入SS类
  module.exports = function(){
    function SS(){
 
    }
    SS.prototype = {
      fun1 : function(){
        alert('fun1');
      }
    };
    return SS;
  }();
});

关于seajs的简单使用,上面就讲完了,最后在说一个小细节:通过require(‘xxx’)引入的对象是“单例”的,比如下面s2.js

define(function(require, exports, module){
  module.exports = function(){
    function SS(){
      this.s = 1;
    }
    SS.prototype = {
      fun1 : function(){
        alert(this.s);
      }
    };
    //返回实例化后的SS
    return new SS();
  }();
});

再这样调用s2

  var t1 = require('./s2');
  t1.s = 3;
  var t2 = require('./s2');
  t2.fun1(); //这是,会alert 3

看到了吧,s2本来有一个属性s=1,再第一次引用t1内,被设置为3,再次通过require引用s2到t2,此时t2的s属性也变成了3,也就是说在seajs内有一个“require”的对象库,每一个通过module.exports输出的对象都会被保存在里面,再次require时,返回到仍然是原对象
————-
关于seajs更多内容,请参考:https://github.com/seajs/seajs/issues/266

Hello World

[转]PHP大小写是否敏感问题的汇总

PHP对大小写敏感问题的处理比较乱,写代码时可能偶尔出问题,所以这里总结一下。
但我不是鼓励大家去用这些规则。 推荐大家始终坚持“大小写敏感”,遵循统一的代码规范。

一、大小写敏感
1.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
所有变量均区分大小写,包括普通变量以及$_GET,$_POST,$_REQUEST,$_COOKIE,$_SESSION,$GLOBALS,$_SERVER,$_FILES,$_ENV 等;

2. 常量名默认区分大小写,通常都写为大写
(但没找到能改变这个默认的配置项,求解)

3. php.ini配置项指令区分大小写
如 file_uploads = 1 不能写成 File_uploads = 1

二、大小写不敏感
1. 函数名、方法名、类名 不区分大小写,但推荐使用与定义时相同的名字

function show(){   
    echo "Hello World";   
}   
show(); //输出 Hello World    推荐写法   
SHOW(); //输出 Hello World

2. 魔术常量不区分大小写,推荐大写
包括:__LINE__、__FILE__、__DIR__、__FUNCTION__、__CLASS__、__METHOD__、 __NAMESPACE__。

echo __line__; //输出 2   
echo __LINE__; //输出 3

3. NULL、TRUE、FALSE不区分大小写

$a = null;   
$b = NULL;   
$c = true;   
$d = TRUE;   
$e = false;   
$f = FALSE;   
var_dump($a == $b); //输出 boolean true   
var_dump($c == $d); //输出 boolean true   
var_dump($e == $f); //输出 boolean true

4.类型强制转换,不区分大小写
包括
•(int),(integer) – 转换成整型
•(bool),(boolean) – 转换成布尔型
•(float),(double),(real) – 转换成浮点型
•(string) – 转换成字符串
•(array) – 转换成数组
•(object) – 转换成对象

$a=1;   
var_dump($a); //输出 int 1   
$b=(STRING)$a;   
var_dump($b); //输出string '1' (length=1)   
$c=(string)$a;   
var_dump($c); //输出string '1' (length=1)

————–
参考:http://hi.baidu.com/wbkys/item/c6cf7b0c334700ca90571805

Hello World 业界杂谈 他山石

[转]来自浏览器创造者的web优化技巧

Jatinder Mann是微软Internet Explorer产品的一名项目经理,在BUILD 2012大会上,他做了题为“提高HTML5应用和网站性能的50条秘技(50 performance tricks to make your HTML5 apps and sites faster)”的演讲,介绍了很多为Web应用提速的技巧。

Mann的建议是按照下面六个原则组织的。

1. 快速响应网络请求

  • 避免重定向。排名前1000的网站中,63%使用了重定向。如果不执行重定向的话,页面速度可以提高10%。
  • 避免Meta-refresh。世界上14%的URL使用了Meta-refresh。
  • 尽可能通过CDN定位用户,使服务器响应时间最小化。
  • 从不同的域下载资源,使并发连接的应用最大化。
  • 复用连接。不要在响应请求时关闭连接。
  • 确保页面加载不会因合作伙伴网站提供的数据而延迟。
  • 了解耗时的网络组件,如重定向、缓存、DNS、请求和响应等。在IE 9和10中可以使用Navigation Timing API来测量浏览器花在每个操作上的时间。

2. 最小化下载的字节数

  • 加载页面时,要尽量减少下载的数据量。平均而言,每个页面要下载的数据量达777KB,其中有474KB的图片、128KB的脚本和84KB的Flash。
  • 请求gzip压缩的内容。
  • 将资源保存在本地的包中,比如为Windows商店应用生成的包资源索引(Package Resource Index)文件。这样当需要这些资源时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到。
  • 使用HTML5 App Cache缓存动态资源。App Cache会只下载一次资源,从而避免多次网络行程。当应用的版本号发生变化时,它会自动重新下载相应资源。
  • 尽量在响应中使用“Expires”字段来提供可缓存的内容。
  • 通过设定请求的If-Modified-Since字段来使用条件请求。
  • 缓存数据请求,如HTTP、XML和JSON等,因为大约95-96%的请求不会整天变化。虽然这个想法很合理,但实际缓存接收到的请求的网站所占比重还不到1%。
  • 用大写将文件命名标准化。虽然服务器可能把Icon.jpg当作 icon.jpg,但是对于Web平台而言,它们是不同的资源,对应不同的网络请求。

3. 高效地组织标记

  • 对于IE而言,请使用最新的标记标准,因为它速度最快。IE 10也能识别早期的IE6-IE9标记风格,但是其速度不如新的标记风格。
  • 特定的业务Web应用可能需要强制IE运行于传统模式,请使用HTTP头字段“X-UA-Compatible: IE=EmulateIE7”来代替HTML标签 ,这样速度会快一些。
  • 为了平滑地渲染,样式表应该链接在页面顶部的<head>之中的<title>后面。
  • 绝对不要在页面底部链接样式表。否则加载页面时可能会出现闪烁。
  • 对于分层样式,不要使用“@import”,因为它是同步的,会阻塞CSS数据结构的创建和屏幕绘制。
  • 避免样式的嵌入和内联,因为它会强制浏览器在HTML和CSS解析器之间进行上下文切换。
  • 仅包含必要的样式。不要下载和解析用不到的样式。
  • 仅在页面底部链接JavaScript。这可以确保脚本执行时图片和CSS等资源已经加载,无需等待,也避免了上下文切换。
  • 不要在页面开头链接JavaScript。如果某些脚本必须在开始处加载的话,请使用“defer”属性。
  • 不要内联JavaScript,这样可以避免上下文切换。
  • 使用“async”属性加载JavaScript,这样整个脚本就可以异步加载和执行。
  • 避免冗余代码。世界上52%的网页包含100行甚至更多的冗余代码,比如一个JavaScript文件被链接了两次。
  • 将一个JS框架标准化,无论是jQuery,Dojo,Prototype.js还是其他框架。浏览器没有必要加载多个功能基本相同的框架。
  • 不要加载FB和Twitter等网站的脚本,只是看起来很酷而已,它们会争用资源。

4. 优化多媒体资源的使用

  • 图片是最常用的资源,每个页面平均会下载58张图片。
  • 尽量避免下载太多图片,根据页面加载时间将图片最大数量控制在20-30之间。
  • 使用Image Sprites将多个图片组合成一个。该技术可以减少网络连接数,也会减少下载的字节数并节省GPU处理周期。
  • 手动创建Image Sprites,因为工具创建的可能会留下较大的空洞,这会加大需要下载的数据量,也需要更多的GPU 处理周期。
  • 使用PNG格式的图片,该格式在下载大小、解码时间、兼容性和压缩率之间实现了完美的折中。JPEG格式可以用于照片。
  • 使用原始的图像分辨率,这样可以避免下载不必要的数据以及缩放所需的CPU 处理。
  • 尽可能使用CSS3 Gradient替代图片。
  • 尽可能使用CSS3 border radius替代图片。
  • 使用CSS3 Transform来创建移动、旋转和倾斜效果。
  • 对于小型的单个图片,可以使用Data URI。这样可以节省一张图片的下载量。
  • 避免复杂的SVG,因为它们会延长下载和处理时间。
  • 当包含HTML5时,指定一个预览图片。这样浏览器就不必下载整个视频文件来确定预览图片了。
  • 使用HTML5来代替Flash、Silverlight或QuickTime。HTML5速度更快,而且其他几种形式的运行时插件会消耗系统资源。
  • 主动地以异步方式下载富媒体资源并将其保存在App Cache中。

5. 编写快速的JavaScript

  • 在JavaScript中进行数学运算时尽量使用整型。JavaScript的浮点运算比相应的整型运算耗费的时间要多得多。在进行数学运算,特别是计算密集型运算时,请使用Math.floor和Math.ceil将浮点数转换为整型数。
  • 降低JavaScript代码量,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下载的数据量,而且能够提供更好的运行时性能。
  • 按需初始化JS。当需要时动态加载JS。
  • 通过缓存变量(如document和body等)使DOM交互减到最少。
  • 使用内置的DOM代码,如element.firstChild或node.nextSibling等。这些代码都是高度优化的,相对于第三方库能提供更好的性能。
  • 访问大量DOM元素时,使用querySelectorAll。
  • 使用.innerHTML来构建动态页面。
  • 批量标记更改。
  • 维护小巧而健壮的DOM——将其元素数目控制在1000以内。.
  • JSON快于XML。
  • 使用浏览器的JSON原生方法。
  • 不要滥用正则表达式。

6. 知道你的应用在做什么

  • 理解JavaScript定时器,了解setTimeout和clearInterval。除非确定要使用定时器完成一些功能,否则不要启动定时器。组合定时器也是如此。
  • 如果监视器的刷新率是60Hz,请将显式帧的定时器调整为16.7 ms。
  • 在IE 10、Chrome和Firefox中,图形处理请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动画函数。其绘制通过回调实现,因此不需要定时器。
  • 使用可见性API(document.hidden和 Visibilityhange)来确定应用程序的可见状态,如果页面是隐藏的,就关闭该活动。这样可以节省CPU和电池寿命。
  • Mann建议在IE中使用Windows Performance Tools来测试Web页面的性能, 并以减少CPU时间和增加并发性为目标进行优化

—————-
转自:http://www.searchsoa.com.cn/showcontent_68434.htm

Hello World 他山石

[转]CSS的position:fixed的使用

接触CSS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我们竟然没有留意position:fixed的用法。

我们都知道CSS中定位属性position的值,除了默认的值外,还有absolute,relative和fixed。我平时比较常用absolute和relative,而position:fixed却没多关注。或许是因为当初在CSS中文手册中看到position:fixed旁边有说明“IE5.5及NS6尚不支持此属性”吧。

前段时间,在做一个项目时需要使一个层相对于浏览器边框固定,那时用position:absolute试了下,发觉absolute是对网页边框而言的。后来,上网查了一些根据滚动条的移动,动态地改变left和top的值的JavaScript语句,虽然能实现了类似的效果,但滚动条移动时,那个层晃来晃去的,感觉不好看,想要一种能使层固定不动的做法。

且看下面的代码:

#help{
    width:30px;
    height:20px;
    background-color:green;
    position:fixed;
    left:60px;
    top:100px;
}

我们用上面这段代码来定义页面上的一个层“help”(id=“help”)。这样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。

在IE8、Firefox、Opera、Google等浏览器中测试,都没有问题,唯独低版本的IE中,这个属性无效。

转自:http://www.blogjava.net/rongxh7/archive/2009/11/22/303225.html

——————-
ps:置顶菜单的定位:

div.top_nav{
    width:100%;
    position:fixed;
    left:0;
    top:0;
    ......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