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ly Archives: 五月 2016

3D打印 日志 软硬兼施

将虚拟照进现实—-3D打印初体验

小时候一直梦想有一支神秘马良的笔,后来才懂得,神笔只存在于童话中,想把大脑构思千百遍的东西做出来,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合适的工具
于是开始发掘各种各样的工具:从剪刀、各种改锥,到烙铁、各种钳子扳手,再到电锯、电钻
相信每一个男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这些工具,并且用它们来编制自己的梦想

用捡来的小马达、铁皮罐子剪出来的铁皮,做成小风扇
用撑温室大棚用的竹条、废旧的木条,做成弩弓
用拆开的自行车链条、车条、剪成条的内胎皮条,做成的火柴枪
自己在纸箱上画一个表盘,然后配上捡来的机芯、表针,重新拼成挂钟~~初中时做的,一直到我上大学,老妈都拿这个钟看时间

后来,开始接触电脑里的各种建模工具:flash、cad、3dmax,建模、然后几行代码的脚本生成动画
再后来,工作了,偶尔需要做些小游戏,和设计师一起,用更复杂的代码,完成更炫的动画

然而,电脑里建出模型和上面动手做的东西,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:虚拟与现实
即便时下流行的AR、VR,也只是把虚拟做的更具现实感
你不可能拿pc软件画出来的杯子喝水,更不可能用画出的大饼来填饱你的肚皮

但是,随着一件事物的出现,这一切似乎有了转机,这就是3D打印
简单来说,3D打印就是可以把虚拟建模出来的东西转变成现实的工具
—-对,它可以部分的完成神笔的功能~~虽然这种能力还很弱

以前的3D打印机价格都挺高,最少的也要三五千,所以限于囊中羞涩,一直没有出手购买
直到偶然在淘宝发现micromake“三角洲”3D打印机,相对于普通的方盒子机,这种打印机结构更简单,成本也更低,淘宝售价低配版¥999,虽然精度较低,但是做入门用也够了
到手的就是上图的这堆散件,把这些东西拼装起来,大约用了我一个下午的时间
现成的各类小玩意的3D模型并不难取得,搜一下一大堆
使用工具软件“cura”来连接打印机,导入“.stl”3d模型文件,直接打印,或者生成“.gcode”文件,放在sd卡再打印
使用3dmax建模,可以导出成stl文件,即可再用curl来完成后续的打印动作
整个过程很简单,但其中也有不少的坑:

1. 提前准备“704硅橡胶”(淘宝买,或者让打印机卖家送,五金店什么的很难找的,更不要用牙膏什么的替代…),新手使用不熟练,喷头、喉管的连接位置都很容易堵,这时就需要拆开清理,然后再组装时就需要特别注意:照教程吐足够的硅橡胶、两个螺口都要拧好晾干以后再做下一步的组装动作,否则打印时会漏的一塌糊涂。。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这个过程我已经做过五次了,最近一次才算弄利索
2. 3dmax和cura配合,长度单位协调有问题,都是“毫米”单位,3dmax到处的stl模型,导入到cura里,需要放大“25.4”倍~~~对,1英寸=25.4毫米,应该是3dmax到处时单位搞混了
3. 昨天刚刚发现的问题,建好的模型,或者下载的模型到了cura里,打印出可能会有问题,空心的东西莫名其妙会被封口,所以打印前一定要检查Layers分层
4. 打印机校准一次、校准对就行了,不用重复校准
5. 要有耐心,打印速度不要太快,30足够了,否则打印出来会特别粗糙~~这种速度,打印一个杯子预计需要五个小时以上
6. 打印材料方面,同样价钱、同样卖家的PLA材料,白色的最好用,红色的其次,黑色的最差
7. 建模方面,有个45度原则,就是倾斜的部分,不要超过45度,否则就需要加支架
8. 最后一点。。。不要抱太大希望,真的只是入门而已:打印出的东西很粗糙,表面是水波纹的,精度也就0.5mm

ok,基本就这么多,这个打印机做“神笔”确实有些吃力,也就是入门,打印一些精度不需要太高的东西,或者,搁家里做摆设也不错



↓↓–2016年05月28日 新加–↓↓
之前一直在试着用3dmax做建模工具,除了上面的单位问题,发现3dmax建模最大的问题是,稍微复杂一点的模型,打出来就会乱,变形、或分层错误
无奈,只能使用更专业的工具,solidWorks
最近一周在学solidWorks,很棒的工具